(关于印发《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

时间:11月15日 来源:太阳能控制器 访问:
()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全省陆域面积约1579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764万公顷,林地面积136万公顷,未利用地面积164万公顷,黄河三角洲地区未利用地资源丰富;全省海域面积约1064万公顷,海岸线长3345公里,占全国的六分之一。除水能外,我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均较为丰富;东部沿海地区拥有适合发展核电的厂址,核能发展优势明显。同时,我省气候温和,雨量相对集中,自然灾害少发,地质稳定,电网建设较为完善,电网接入和市场消纳条件较好,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基本条件。

 
  ——风能。风能是一种清洁的永续能源,我省沿海陆域、内陆地区和海上风能资源均十分丰富。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初步测算,全省风能资源可开发规模超过3000万千瓦,具备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同时,我省受台风和热带气旋影响较小,地质构造稳定,风电开发建设条件优良,适宜风电规模化发展。
 
  ——太阳能资源。我省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域,全省大部分地区为Ⅲ类太阳能资源区,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积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99-2813小时之间;年太阳辐射总量在4600-5600 兆焦/平方米之间,其中,半岛大部、鲁西北大部、鲁中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较好,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鲁西南、鲁东南大部、鲁西北局部地区太阳能资源相对较少一些,属于资源可利用区域。
 
  ——生物质能资源。我省是农林业大省,生物质能资源量大面广。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农作物秸秆、林木剩余物、畜禽粪便、垃圾等生物质能资源折合标准煤约14700万吨。考虑到资源收集、运输损失以及其他途径利用等因素,全省生物质能资源可供能源化利用量折合标准煤约4500万吨。
 
  ——地热能。我省17市均有地热资源赋存,具备分布广、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等特点,主要包括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能和干热岩三种。经初步估算,通过热泵技术开采利用、200米以浅蕴藏的浅层地热能冬、夏两季可交换资源量为3.85×1017千焦,折合标准煤131.4亿吨,相当于我省煤炭地质储量的40%、年产煤总量的87倍。其中,鲁西北平原区为我省浅层地热能最为丰富的地区,为开发利用潜力大区;鲁中南和鲁东大部分地区为我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潜力中等区。全省水热型地热资源量约为4.21×1017千焦,折合标准煤143.73亿吨;其中,鲁西北地热区可利用水热型地热资源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左右。干热岩目前国内外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开采发电技术尚不成熟,只是作为重要储备资源。
 
  ——海洋能。我省海洋能资源丰富,主要包括海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潮汐能、波浪能及潮流能等。沿海潮汐能可装机容量约为12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75亿千瓦时,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东端的乳山、海阳以及南部的荣成、胶南、日照等市县沿岸。沿岸波浪能资源主要分布于山东半岛北岸的龙口和渤海海峡的北隍城两区段,为全国沿岸著名的大浪区之一。近海潮流能资源主要分布于庙岛群岛的天然水道、成山头近海和半岛南部各海湾湾口。
 
  ——水能。我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0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22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98.3亿立方米,属我国严重缺水省份之一,水资源主要依靠山丘区水库、河道拦蓄。受水资源总量不足、地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等因素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全省水能资源理论可开发利用总量仅为11.7万千瓦。此外,全省拥有山丘区大型水库33座,中型水库156座,总库容125.63亿立方米,由于山丘的天然高差,具备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条件。

tg: 太阳能控制器 光伏控制器 纯正弦波逆变器 太阳能逆变器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太阳能路灯控制器

上一篇:中车株洲所丁荣军:要做技术含量高国家需要的产业 下一篇:德国光伏工业协会:一季度装机增长三倍 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