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
“我向总书记报告湖南制造的两个喜讯。”湖南省经信委主任谢超英当时在现场汇报说,中车株洲研究所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能在1秒钟内完成100万次开关动作、实现电流快速转化的IGBT即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已实现产业化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条中低速磁浮列车线于2015年12月26日开始试运行。这已成为湖南两张闪亮的新名片。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称“中车株洲所”)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一级全资子公司,始创于1959年,前身是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1984年改制为企业。现在已形成“电气传动与自动化、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新能源装备、电力电子(基础)器件”四大产业板块,旗下拥有时代新材(600458.SH)、中车时代电气(3898.HK)等上市公司,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318亿元,比1984年改制时的714万元增长了4500倍。
十九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车株洲所董事长、党委副书记丁荣军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要做技术含量高,别人做不了的,国家需要的产业。”
项目成果转化率高达90%
丁荣军的人生轨迹与中车株洲所改革之路几乎完全同步。
1961年,丁荣军出生于江苏宜兴农村,家境清贫,上大学之前从未见过火车。1984年,他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时,全班62个同学中唯一分配到北京的名额给了他。可老师说,如果你想干事,可以去株洲所。于是,丁荣军选择来到湖南株洲。
彼时,恰逢株洲所从铁道部直属的科研院所改制为企业,自断“皇粮”,向市场求生存。刚毕业的丁荣军被安排到了陕西勉县机务段,一个真正的山沟沟里,一待就是4年。他在招待所里苦读,自学成为交流传动技术领域的专家。
1989年,丁荣军回到株洲,领衔开发“1000千瓦大功率电机交直交实验系统”,结果烧掉了一卡车的元器件,价值数百万元。然而,从这个项目起步,中车株洲所在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方面逐步建立起雄厚的研发实力,突破全球技术封锁与垄断,建立起自主先进的牵引传动和控制技术体系及标准,中车株洲所成为我国轨道交通领域举足轻重的核心企业。丁荣军则成为我国铁路机车“机芯”事业无可争议的灵魂人物,其角色也逐步转变,2000年开始主管科研,2009年正式掌管中车株洲所。
2011年,丁荣军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官网对其评价称:长期从事轨道交通牵引控制、牵引变流和网络控制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为中国铁路从普载到重载、从常速到高速的突破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技术的产生不等于新产业的形成,真正决定自主创新价值和产业竞争力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质量和速度。
tg: 太阳能控制器 光伏控制器 纯正弦波逆变器 太阳能逆变器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太阳能路灯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