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功率"1+1<2"即175Wp+175Wp<350Wp因为光伏组件电流具有恒流特性,组件串联后"就小不就大"即"木桶效应",所以必须选择电流一致性好的组件串联,选择电压一致性较好的串组再并联。
1.1光伏阵列的倾斜角
光伏阵列的倾斜角,一般在10°~90°的范围内根据目的设定。正常情况下选本地的纬度。在10°以下(如屋顶结合型),由于角度太小得不到降雨自动清洗的效果,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下部和边框周围会残留污渍,这种情况必须人工清洗。在积雪地带,设定45°以上的角度,能够使20~30cm厚的积雪靠自重滑落。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造成光伏阵列的倾角和当地的纬度有一定的差异,造成光伏阵列输出效率变低。
1.2遮蔽损耗(遮蔽效应)
光伏阵列由许多串联电池串并联组成,大电池阵列的结构会与阳光发生干涉,导致有的部分被遮挡。在一个较长的电池串中,如果某个电池被完全遮蔽,就没有了光电压,然而由于它与所有其它运行在阳光条件下的电池仍然串联在一起,所以还是要承载电流。没有了内部产生的电压,被遮蔽的电池就不能发出功率。相反,它表现为负载,产生局部损耗和发热。电池串中的其它电池必须工作在更高的电压,以弥补被遮蔽电池的失压。在正常的电池中,更高的电压意味着更低的电流,这样就造成更大的功率损失。通常用于消除遮蔽损耗的方法,是将一定长度的电池用旁路二极管分为几部分。跨接在被遮蔽的二极管只将该部分旁路,这使得电池串电压和电流按比例损失,而不会损失更多的功率。
1.3温度损耗
2最大功率跟踪损耗
MPPT最大功率跟踪,存在一个寻找最大功率的过程,再完美的算法也不可能达到100%的最优,故任何MPPT都存在一个效率问题。
tg: 太阳能控制器 光伏控制器 纯正弦波逆变器 太阳能逆变器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太阳能路灯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