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勘的程序和方法了解村落的居住分布情况、经济状况和拟用电量,为电站户容量设计提供依据。现场踏勘各片区的居住户数,按低压电网的走向,用测距仪测量各居住片区的距离,根据测量结果绘出村落居住分布图。
根据村落居住分布图进行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在居住分布图上选择一个能满足建站条件的地点作为拟定站点位置;以站点位置作参考,测算每一居住片区的电网长度,该电网长度应满足低压架空电力线路供电半径的技术要求[2];该长度的电网造价必须小于该居住片区采用户用系统的造价,满足此条件的居住片区方可进入电网覆盖范围,考虑到村民渴望用电的需求和难得的通电机会,那些略超出此条件的居住片区也可进入电网覆盖范围。
将所有电网可覆盖的居住片区进行综合,得出总的供电户数,总供电户数满足建站最少户数要求的村落可建站,否则不能建站。建站条件和基本要求建站条件和具体要求如下。
①太阳辐射资源较好,年日照时间在2000h以上;其它可再生能源(风能、水力、地热等)的利用潜力较低;居民居住相对集中,最远住户离站区不超过1500m,一般要求用电户数在20户以上。②站区土地面积能满足电站所有建设项目的需要。5kW光伏电站大约占地200~300m2。
③站区地形尽可能平坦,以减少平整土地的工作量。④站区应选择在地质结构及水文条件好的地段,尽可能远离有断层、滑坡、泥石流、流沙层和易被水淹没的地段。
⑤不占或少占耕地,尽可能地利用空地、荒地、劣地。⑥站区应尽可能处于供电中心,利于输电线路架设,使输电线路距离最短,施工容易,维护管理方便。⑦站址选在易于设备运输的交通方便之处。⑧若电站地处山区,要尽可能在开阔地带建站,避开高山对太阳遮挡。
踏勘实例某村落共39户。根据对村落居住分布情况的了解,并现场踏勘各片区的居住户数,按有关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的布局、电杆档距等技术要求,拟定低压电网线路走向。按低压电网走向用测距仪测量各居住片区的距离,根据测量结果绘出村落居住分布示意图。该村落居住分散,片区之间被高山分隔。经现场踏勘,图中A点可满足站区选择条件,可作为拟定站点。
tg: 太阳能控制器 光伏控制器 纯正弦波逆变器 太阳能逆变器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太阳能路灯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