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的能源行业,应如何落实能源革命战略、谋划推进路径、规划阶段性目标?本刊日前采访了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谢克昌,他表示,在大力推进能源革命前提下,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峰值预计在2040年左右达到,为此,中国需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力争用20~30年时间构建起“需求合理化、开发绿色化、供应多元化、调配智能化、利用高效化”的新型能源体系。
结构:433格局
《能源评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指出,发展清洁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您如何评价我国正在推进的能源革命的重要性?
谢克昌: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带来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理念发生了变化,有利于资本增值和经济增长成为发展目标和衡量标准。这种变化激励人们创造更多物质,但对自然失去敬畏感,仅仅把自然看做资源供给地。在对自然的征服过程中,越来越多难以被自然界消纳的工业及其副产品被制造出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加剧了资源、能源的多度消耗,引发严重的环境危机。
中国正在推进的能源革命是新时期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实现我国两个翻番、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确保能源安全等历史重任的根本出路,是一项影响深远、涉及广泛、复杂艰巨的全新工作,在全球能源格局变化、环境污染严重、应对气候变迁渐成共识形势下,推动能源革命既必要也很紧迫。
《能源评论》:推动能源革命进程,有哪些抓手,或者说必须要直面的问题?
谢克昌:习主席指出,能源的重要性和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抓住能源就抓住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牛鼻子。推动能源革命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革命性的重大措施,必须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科学对待、穿透未来。
推动能源革命必须解决六大问题: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问题、能源供给结构优化问题、能源科技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创新发展问题、能源体制机制保障问题、世界能源版图变化中我国能源发展的抉择问题。
《能源评论》:在上述领域,除了能源供需消费和技术领域的措施,体制机制保障问题,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您如评价其未来改革方向?
谢克昌:主要表现就是体制机制不顺,亟待革命。比如某些行业垄断突出,能源企业行政化现象严重,干预合理市场竞争;能源监管部门很多,协调比较困难,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管,同时监管部门重审批、轻监管;能源法制体系内容不健全,法律法规无法组成有机整体,执行效果不佳。
tg: 太阳能控制器 光伏控制器 纯正弦波逆变器 太阳能逆变器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太阳能路灯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