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去年发电量补贴需求是接近1300亿。但是,财政上,2018年补贴还有一点,显然远远不够补贴需求,但是,这是存量补贴,存量补贴还有增量的,比如今年光伏可能是35GW左右,2020年还有新的增量需求,按照每年大概今年补贴强度是2.5毛,最新电价,往后每年降1.5毛补贴来看,未来可能有160亿增量需求。可能收上来可再生能源附加,补光伏不够的,所以,补贴压力也是挺大的。
如果要实现平价,去补贴。如果以脱硫煤为对标的话,还有多大空间需要下降呢?我算了一下,各省脱硫煤价格,最高是四川,最低贵州。平均0.2766。如果要把0.2766下降到0的话,相当于初始投资下降2.5元,现有这样总投资。昨天专家说短时间不可能实现下降的,单靠成本的总投资下降是没有办法实现这样去补贴的。所以,要么有两个方法,要么不以脱硫煤为对标,光伏在发电侧标准是脱硫煤,对标水电、生物制,跟他们竞争,但是分布式光伏最大的优势,可以装在用户侧,所以,分布式光伏一定从用户侧先平价。有很多企业在做去补贴的分布式项目,这样对标不是脱硫煤电价,就是一般工业的电价,一般工商业电价已经高于光伏电价很多地方,其实这样的话也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这样去补贴。
另外,其实还是不能放弃度电成本降低,从而让光伏更便宜。那如何降低度电成本,这里用了孙博士一个公式,他说初始投资减产值,除以发电总量,这是度电成本的计算,有算时间价值,有不算时间价值,无论动态还是静态。影响因素只有三个,初始投资、年运营成本、总发电量。
其实,在过去,光伏电价从四块钱到3毛1,主要依靠光伏设备的降低。比如,组件价格不断下降;EVA价格下降。这里总结了以周为单位的光伏组件价格,就是这边这个图,横左边就是时间,纵坐标是价格,以美元为单位,最早是1.2美元一瓦,现在降到0.27美元一瓦,整体下降了接近一美元的水平。就是下降79%,但是我也算了,我用一个最具有想象力标准算了,短期内,如果没有非常大的技术进步的话,其实组件很难突破1.5元的,所以,未来组件下降空间很少的,没有多大下降空间了。就是根本没有办法实现2元-2.5元水平。另外一个主要设备就是逆变器,其实昨天曹总也说了我们从2011年到2018年我们逆变器价格下降很快,从1.2元到现在不足2毛,这个还有多大下降空间,就是几分钱了。除了初始投资还有运营成本,运营成本,大家知道运维工作很多,除了我们的组件清洗,数据采集,监控,检修等等。现在我听说第三方运维可能都不足四分钱,就是标准很低了,我们运维成本下降也很少了。
tg: 太阳能控制器 光伏控制器 纯正弦波逆变器 太阳能逆变器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太阳能路灯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