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体制改革、供给侧改革、产业政策改革,在光伏身上的三重叠加;贸易战中,美国针对我们的“制造业2025”计划中,光伏制造是美方重点打击的重点。在内外夹击下,光伏躺着中枪,这才是光伏政策翻来覆去、颠三倒四,步步严控指标和削减电价的根结。
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823号),严控光伏发展的基调,引发了全行业前所未有的市场大震动。
形势看似不可收拾,但若跳出光伏看光伏,剖析清楚本论新政的脉络,前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晦暗,光伏们也不用太过于揪心,天塌不下来。
笔者认为,分析本轮光伏新政要看如下几个方面。
1.怎么看待光伏补贴的拖欠
目前全国存量电站并网规模约150GW,2017年累计并网130GW,2018年约20GW;按全年满发1100小时算,年实际发电量约1650亿度。国补比例按电价6成算,补贴金额最多也就1000亿元,挤压点水分、考虑到局部并网情况等,全年实际补贴金额约800亿元。
年支出800亿元,这对国家财政支出来说根本不算个事,为啥国家还老拖着不发放呢?
笔者认为,所谓可再生能源基金不够只是个托词,最主要的因素是决策层对疯狂装机量的异常担忧,担心又像金太阳一样,财政的钱拨出去了,电站却大多数烂尾。
如今度电补贴的制度设计是比金太阳初装补贴更科学,但国家能源局(1180亿度)和国家统计局(970亿度)对2017年光伏实际发电量数据统计,相差210亿度。这210亿度点数据上的差异,背后可能涉及到的逻辑,谁也心里没底,这让决策层如何是好啊。
tg: 太阳能控制器 光伏控制器 纯正弦波逆变器 太阳能逆变器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太阳能路灯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