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其著作《零边际成本社会》中认为,在分布式太阳能和风能得到充分利用的未来,人们可以像今天通过互联网近乎免费地生产和消费信息一样,近乎免费地生产和消费能源,能源生产的边际成本和能源产品价格将趋近于零。
对这一观点欢欣鼓舞者有之,心存疑虑者亦众。里夫金的论断尚待时间检验,但当前对能源边际成本这一概念所存在的普遍误读却亟待纠偏。那么,该如何正确理解能源的边际成本?
『 边际成本的认知起点』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MC)是一个令人爱恨交加的概念。“成本”易于理解,是指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耗费的资源或付出的代价;而“边际”则需要举例才能说明白:摊煎饼时随着煎饼面积改变而变化的那部分是边缘,在经济学中,随着数量变化而变动的部分就叫做边际。因此,新增一单位产量时导致的总成本增加量就是边际成本。
大众心目中的“成本”通常指总成本(total cost,TC),即消耗资源或付出代价的总和;或是指平均成本(average cost,AC),即单位产品所分摊的成本。短期来看,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而保持不变的成本,如机器设备的折旧;可变成本是指随业务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工人工资等。讨论成本是固定还是可变时需要关注时间跨度,因为在长期所有生产要素都可变,就不再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划分。
边际成本与总成本、平均成本的核心区别在于,边际成本只包括特定时期和业务量范围内的可变成本,不考虑固定成本。举个例子:印3,000册书的总成本为30,000元,其中制版等固定成本21,000元,纸张等可变成本9,000元,每册书的平均成本为10元;增印1册书增加可变成本5元,印刷3,001册书的总成本为30,005元,每册书的平均成本下降至9.998元,增印1册书的边际成本为5元。
tg: 太阳能控制器 光伏控制器 纯正弦波逆变器 太阳能逆变器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太阳能路灯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