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我国首个光伏“领跑者”计划示范基地正式落户山西大同。自此之后,“领跑者”计划实施两年多以来,的确极大的促进了光伏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成本下降,未来什么样的技术才堪称“领跑”?如何确保领跑者持续长跑?领跑者还将如何带动产业发展?
2017年12月6日,在2017光伏领袖峰会—西部论坛的‘光伏“领跑”+“长跑”论坛’上,来自上海电力设计院、西安交通大学、隆基乐叶、杜邦光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德认证监测有限公司、国家能源太阳能研发中心的几位嘉宾,针对‘新形势下“光伏领跑者”项目如何建立新型全面的评价标准体系’,“新型技术与光伏领跑者计划发展”,“光伏领跑者项目的建设、运营和后评估”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谈及未来的领跑应该是质量领跑还是技术领跑,几位专家认为,实际上应当是质量、技术、管理、绿色四位一体的领跑。需要围绕设计、安装、运行以及运维,或者说围绕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来建立电站项目评价体系。
从国家层面来说,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和建设领跑基地,是希望以点带面,加速技术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和推广,加快促进光伏发电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推进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电价降低、补贴减少,最终实现平价上网。因此,最终不是通过国家的持续补贴使这个行业发展,而是真正回归真实的市场。依靠其自身发展为自己提供稳定、增长的动力。只有这样那光伏行业才是一个可靠的、稳定发展的、有前途的行业。
那么,如何建立新型全面的评价标准体系?以逆变器为例,从实际数据来看时间尺度和标准体系应该更丰富一些才能准确体现逆变器的效率。因此,在标准体系建立时,如果从领跑者的角度来看,这个标准体系应当更丰富一些,或者在时间尺度上拉长一点,或者增加一些后评估的手段。
具体而言,第一要用系统性的效率提价指标取代单纯评价效率的指标,第二要增加可靠性指标,第三要提升标准,增加实证标准。
近年来,光伏技术呈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PERC电池、黑硅太阳能电池、N型双面电池、MWT电池,双玻组件、1500v组件、智能组件、叠瓦组件等技术不断发展。而PERC电池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当之无愧的技术主流。
此外,技术问题不单单是一个环节的问题,而是要融入整个产业链推动,无论是从电池,还是材料,以及电站系统,甚至包括电站建好之后它运行的技术,都要全面考虑。
单纯的唯技术论并不是最优的选择,只有技术、成本、质量和运营都平衡好,光伏行业才是最有竞争力,最有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行业,才能够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tg: 太阳能控制器 光伏控制器 纯正弦波逆变器 太阳能逆变器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太阳能路灯控制器